电信封共享ADSL 企业运营成本增加
支付宝内搜索 9155838 即可领现金红包 每天都能领哦
从10月的下旬开始,国内关于网络运营商要封杀通过路由器共享ADSL上网的消息越来越多,而且终于在11月初开始对湖北、广东等地下达了“最终通牒”。此事还未平静,事隔一个月后,武汉果真出现了大面积封杀路由器共享ADSL上网的情况。
武汉青山区、江夏区等地部分使用路由器共享上网的用户目前已经出现无法正常上网的情况。大部分网站已经无法访问,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后,弹出的却是电信发出的通知公告,其大致内容如下:“用户××,您好!我公司检测到您使用了多台机器共享上网,超出您申请的带宽接入使用许可。因此暂时终止您的上网服务,请尽快致电10000与我公司联系恢复服务。谢谢您对我公司的支持!”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拥有十几台电脑以下的小规模企业,通过申请一个ADSL账号连接互联网,是最常见不过的现象了。而企业在使用这样的连接方式时都会使用路由器这样的连接设备,通过这样的连接设备可以十分轻松有效地搭建起一个企业使用的小型局域网。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一条ADSL宽带共享多台电脑同时上网的比例可能占到我国全部宽带用户的一半以上,如果网络运营商将此列为“非法”,那么所受牵连的用户可不只是上百万这么一个小数字。
对于中国电信运营商这样断网以及部分限流的行为,大部分ADSL宽带用户表示出强烈的不满,有的用户根本无法理解电信这样“蛮横不讲道理的霸王”行为。用户认为,在申请宽带上网帐号之后,其使用权应该完全由自己支配,别人无权干预。用户想接几台用,就接几台用。电信运营商根本无权干预和限制用户的正常使用,更不用说通过后台侦测手法直接终止用户的上网服务。
我国的互联网市场在最近的两三年中发展迅猛,宽带的使用量也在高速增长。而如今,ADSL用户的申请状况虽然较之前的速度有所减少,但是仍然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收益。如果封杀共享上网,那么这样的做法确实有点让人无法接受。笔者在采访被封用户时听到有的用户这样比喻:“我从供电局买一度的电,这一度电怎么用是我自己的事,你还管我接几个灯泡不成?”不错,现在电信的做法确实有点“限制你接的灯泡数”。其实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此问题。我们每申请一条宽带,其都有一个带宽的上限,无论我们接多少机器,带宽的总数是不会变的,也就是说,1MB的宽带接一台电脑也是这么多带宽,接十台电脑还是这么多带宽,增加接入电脑的数量并不会影响电信ADSL所给用户分配的带宽。但是即便如此网络运营商为何还是要封杀共享上网呢?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理由,冒然将用户的宽带服务终止,这显然是难以服众的。
“尽管目前封杀路由器共享ADSL的举措还没有在北京等其他地区实行,但对于我们这些规模较小、资金短缺的小企业来说,还是甚为忧虑的。”北京一飞冲天视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天告诉记者,“电信的这种做法意图很简单,就是要迫使宽带用户,尤其是我们这些中小企业,大量申请新的ADSL,当然如果企业能够做到一台电脑申请一个ADSL,整体打包下来电信会给企业一个看似优惠的折扣价,可尽管如此这笔开支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是很重的负担。如果此事蔓延到北京,我可能会放弃使用现在的ADSL,选择其他类型的服务。”
那么我们从网络运营商的利益角度出发来看待此事,多个用户通过一个ADSL账户共享上网,从某种程度来说确实是有损网络运营商的利益。一名网友分析道: “十个用户用一条宽带交的钱,肯定比十个用户交十条宽带用的钱少的多”。但是作为运营商来说,如果采取封锁手段,势必很容易会激起用户的愤怒情绪,甚至有可能会转投到别的竞争对手。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在我国始终没有任何一家网络运营商敢于首先提出整改方案,而都是保持着低调观望的态度。在与电信部门的协调沟通中笔者发现,运营商限制终止共享上网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唯一能够搬上台面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以及《计算机信息网络估计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但是其中规定的也只是让接入单位法人代表应当到各地的网络机关办理备案手续等事项,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规定。
其实依据常理,多台电脑共享一条宽带来上网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网络运营商这样断然的单方面终止网络服务显然行为有些过激。这样的举动对于促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背道而驰,没有任何好处可言。因此在宽带共享上网事件中,作为中国互联网骨干力量的运营商们,也应该报以为国家的发展为首要目的的态度来处理此事,而不要仅仅是为了自己企业的利益。要知道广大的网民才是你们的衣食父母。换言之,毕竟中国的网络市场潜力十足,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如果就此事而名誉扫地相信日后也难与竞争对手相抗衡。对于运营商来说可以通过多样的方法来调整服务的资费政策和业务种类,而不是这样一味的将共享上网封杀到底,否则只会失去民心,流失财富,甚至引起民愤。
更新于:2006-12-12 09:01:32 栏目:互联网 关键词:
本站使用「署名 4.0 国际」创作共享协议,可转载、引用,但需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